www.Guofangbu.com
心系国防,共筑和平,爱我中华,扬我国威!

中国国防报|全面加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

2024-09-24 17:24

全民国防教育,是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缺少家国情怀、缺失忧患意识、缺乏国防观念,即使疆域再大、人口再多、物产再丰富,也不过是一盘散沙,很难形成众志成城的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丰富手段载体,不断增强全民国防教育的质效。

抓好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

全民国防教育集中反映党和国家意志,关乎国家安全大局。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涉及各行各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坚强的组织领导作保证。深化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需要抓好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着力构建党委领导、军地密切配合、社会各界支持、全民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完善领导体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各级党委负总责,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宣传部门要牵头主抓,推动形成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同高效的全民国防教育领导体制。在国家层面,设立中央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组织全国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央宣传部;地方各级也要设立相应的全民国防教育机构,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研究部署和指导督导,建立健全全民国防教育工作领导体制;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各类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国防教育工作;省军区系统要牵头协调驻军部队协同地方开展全民国防教育。

完善政策法规。国防教育法等法规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根本遵循,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法规,规范各类人员国防教育的具体落实措施,明确具体内容、组教方法、教育目标、教学时间和验收标准等,确保国防教育有章可循、落地落细。同时,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出台相关法规,规范军地有关部门和单位国防教育职责任务,以及明确问责追责办法。另外,以法规形式,明确各级人大、政协等对国防教育的监督职能,不定期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督导。

落实经费保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将国防教育经费纳入预算。同时,规范经费保障范围、内容、标准和落实措施,优化国防教育经费投向投量,落实专款专用、预算执行、绩效评估等制度。对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而言,国防教育经费应在本单位预算经费内列支;对于企业而言,国防教育经费应在本单位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同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财产,资助国防教育的开展。

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有序开展

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是一项全民参与、长期坚持、军地配合的系统工程,只有树立“一盘棋”思想,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内外联动、前后衔接、军地协调的国防教育工作机制,让各方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积极配合、同向发力,才能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国防教育的强大合力。

建立军地协调机制。全民国防教育涉及军地,应建立军地协调机制,完善军地联席会议、联合办公、要事会商等制度,充分发挥地方教育体系完备的组织优势,用好军队优势资源,确保全民国防教育有效开展。定期召开军地联席会议,协商办理涉及军地多个部门职责的全民国防教育事项,搞好分工负责、统筹协调推进;不定期开展要事会商,研究处理全民国防教育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沟通思想,统一行动,提高工作效率;坚持军地联合办公,明确人员组成、选派方式、职责任务等,以联合办公方式共同推进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

建立检查督导机制。由地方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成立由军地相关人员组成的全民国防教育检查督导小组,不定期检查全民国防教育开展情况,重点检查全民国防教育党委书记负责制、军地专职人员履职尽责、教育经费保障等情况,督导全民国防教育计划落实,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全民国防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意识形态巡视巡察内容、纳入文明创建和双拥模范城(县)创建,着力构建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领域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新格局。

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建立军地相关人员组成的联合考评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进行量化考评,将考评结果与单位评先评优以及个人进步挂钩。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并优先考虑调职晋升;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开展较差,制度机制落实不好的单位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发挥好考评“指挥棒”的作用,激发各级党委政府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切实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加强阵地建设,拓展教育平台

国防教育阵地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主要载体,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国防意识、传承优秀军事文化、培养军事人才储备,还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际影响力、塑造强军尚武社会风尚,培养全民国防观念。

丰富国防教育实践载体。国防教育基地、红色景点、革命遗址遗迹、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等,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成果的重要载体。各地要依托军地资源,优化结构布局,建设一批国防特色鲜明、功能设施配套齐全的国防教育基地;发挥各类红色资源作用,依托和利用纪念设施、军史场馆、革命遗址遗迹等,组织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大纪念日和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组织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活动,引导人们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居安思危;着力打造“全民国防教育月”系列活动品牌,组织举办“爱我国防”全国大学生演讲和大中小学国防知识普及活动,组织举办国防主题电影展映、国防竞技比武、国防体育运动赛事等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建好用好学校教育阵地。学校是青少年学生开展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应准确把握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的根本要求,抓好国防教育进学校、进班级、进课表、进课堂等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培育青少年学生的国防观念。尤其要抓好学生军训工作,根据国防教育大纲,落实好内容、时间、人员,全面提高国防素养。浓厚校园国防教育文化氛围,在宣传栏中张贴功勋校友画像及优秀事迹,潜移默化地培育青少年崇军尚武精神;隆重举行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授牌仪式,增强学生参与国防教育活动的内生动力。

拓展网络教育阵地。进入网络时代,国防教育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据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383.7万个,网民规模达10.99亿,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与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为拓展全民国防教育网络阵地奠定了扎实基础。各地各级全民国防教育机构应当把网络当作新时代开展国防教育的主阵地之一,通过开设国防教育专栏专题、拍摄国防教育短视频、开通国防教育网络课程等,向广大网民教授国防知识与军事技能,以增强国防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教育质效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创新发展国防教育。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唯有识变应变求变,不断创新全民国防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国防教育的时代感和感染力,才能让国防意识在人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注重科技赋能。信息化时代,应积极运用数字化思维变革教育手段、创新教育方式,积极打造“互联网+国防教育”的新模式,让国防教育资源与网络科技深度交融、耦合驱动,有效释放数字技术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一方面,应注重整合各类优质红色资源。它们是我党我军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实践中,应统筹用足用好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遗迹等国防教育资源,打造数字场馆,使线下与线上、实地与虚拟场景相结合,以发挥军地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另一方面,打造多元化国防教育网络平台。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加强智能交互、沉浸体验,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国防教育矩阵,确保国防教育送达“最后一公里”,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国防教育网络场景。

注重文艺赋能。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品质,应充分借助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知识于文艺作品中,不断推出更多体现爱国强军、献身国防的文艺精品力作。近年来,不少军旅主题短视频成为互联网爆款,说明优秀的军旅作品可以收到春风化雨般的浸润式国防教育效果。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为作品创作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应顺势而为,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讲好新时代强国强军故事,唤起建功军营、强军有我的国防参与热情。由国家电影局、国家全民国防教育办公室主办的全民国防教育万映计划活动,坚持“用电影讲述国防故事”。该活动自2009年启动以来,累计组织放映国防军事题材优秀影片10多万场,受众达上千万。

注重平台赋能。发挥好“互联网+”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放大器”功能,关键要依托新兴技术打造多元化教育平台,建设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一体化全民国防教育数据库,确保不同群体都能接触到优质的全民国防教育资源。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使用,为实现国防教育内容的精准分类投放提供了便利条件,传统媒体、新媒体与自媒体的有机结合可以确保全民国防教育全时空覆盖。同时,“互联网+”拥有丰富的影像图片资料,可用数字技术生动再现教育内容,打造沉浸式学习新平台。另外,要利用信息技术建设一批数字化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互联网+”国防教育矩阵,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